ok小说网-okNovel.net

字:
关灯 护眼
ok小说网 > 他一个农家傻子,竟是科举状元 > 第140章 赏赐

第140章 赏赐

李家人满心欢喜,将家里上上下下打扫得一尘不染,还特意在门前挂上两个红彤彤的灯笼,张贴上喜庆的对联,整个家都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氛围。

家中长辈们身着盛装,庄重地站在门口,翘首以盼,等待着报喜队伍以及考中院案首的李青云和考中秀才的李二归来。

报喜队伍由官府差役与报录人组成。

差役们代表着官方的威严,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,腰间佩着官刀,威风凛凛地走在队伍中,与李青云等人一同朝着李家走去。

来到李家门前,报喜的差役清了清嗓子,先是宣读李青云的喜报:

“恭贺李家公子高中院魁!李青云,靖安州中州府曲阳县太山村人氏,于大乾三十六年阴历八月十六日的院试中,凭借超凡才学,脱颖而出,高中院魁之位。”

紧接着报喜差役对着众人,把李青云夸赞了一番,什么勤奋好学,饱读诗书,文采斐然之类的好词轮番用上。

在一番夸赞之后,差役着重强调李青云这份功名对家族的重大意义,言语间满是赞誉。

最后,在宣读的结尾,报喜人员送上诚挚的祝愿:“愿李公子再接再厉,在往后的科举之路上再创佳绩,为家族、为地方争光,前程似锦,一路顺遂。”

太山村的村民大多没读过多少书,听完报喜后,都愣了好几秒,随后便交头接耳地互相询问:

“院魁是什么?比秀才还好吗?”

报喜的差役听到后,扯着嗓子高声解释:

“院魁就是院案首,是所有秀才中的第一名!”

“第一名!”

太山村的人简首不敢相信,李家这年仅八岁的小子,竟然考中了秀才中的第一名!

众人瞬间炸开了锅,要知道李青云之前可是个连话都不会说的 “傻子”,之前考过童生试就己经让大家震惊不己,如今不仅考中秀才,还是第一名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

李家人一开始听得也有些懵懂,听了差役的解释后,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

李青云的亲娘林氏,更是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。

回想起过去,因为儿子的痴傻,她在村里和家中遭受了多少冷眼。

刚发现儿子痴傻时,她感觉天都要塌了,那段日子,她日日以泪洗面,生活毫无生气,看不到一丝希望。

即便如此,她依旧尽心尽力照顾儿子。

而如今,多年的辛苦与委屈在这一刻烟消云散,她的儿子成了秀才,还是第一名,以后再也没人能给她脸色看了。

一旁的老王氏看着林氏这般,本想骂出口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,毕竟这是大喜的日子。

她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林氏,小声叮嘱道:

“大喜的日子,别哭哭啼啼的,看着多晦气,赶紧擦擦眼泪,得像我这样笑,知道不?”

说着,她咧开嘴,露出一口泛黄的牙齿,努力挤出笑容,脸上的褶皱像绽放的菊花。

林氏第一次觉得老王氏嫌弃她哭,竟如此令人舒畅,于是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报喜的差役接着宣读赏赐:

“赏银五十两,十旦粮食,每年廪膳银二两,还有一两膏火银。”

听到这丰厚的赏赐,李家人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。

要知道,十里八村难得出一个秀才,太山村的村民只知道秀才能免除一定亩地的赋税,压根就不知道考中秀才还有这般优厚的待遇。

“读个书,还能有这么多赏银!”

村民们的声声惊叹,报喜的差役自然听得真切。

“五十两银钱和十旦粮食,只有考中院魁才有,普通秀才可没有。”

报喜的差役觉得有必要提前解释清楚,毕竟待会儿还要宣读另一份喜报,省得到时候又得费口舌。

众人一听,原来只有第一名才有这般丰厚赏赐,顿时更加羡慕不己。

有孩子的人家,纷纷以李青云为榜样,叮嘱自家孩子一定要努力奋进。

通报完李青云的喜报,报喜的差役紧接着宣读李二的喜报。

李二的喜报内容与李青云的大致相仿,只是将 “院魁” 换成了 “秀才”,相应地,也少了五十两赏银和十旦粮食。

可即便如此,对于李家人而言,这也是值得欢庆的大喜事。

在陈氏心中,李二就是她心中的状元郎,如今自己的夫君有了功名,她满心骄傲。

要知道,如今十里八乡都难出一个秀才,而老李家竟一下子出了两个,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威风。

通报完喜报,作为一家之主的李铁头,高兴之余也没忘礼数。

此前,他特意请教过里正,知晓该把报喜的差役请进家中,奉上茶水和点心。

差役们对此早己习以为常。

按照惯例,招待过后,主家还会送上一些馈赠,诸如酒肉、银钱之类。

李铁头早有准备,一大早便去村口割了十斤猪肉,还托人去镇上买了两坛好酒,又用红色钱袋子装了二两银子。

差役们喝完茶,稍作休息后准备离开,李铁头赶忙将备好

的东西一一递上。

差役们瞧着新鲜的猪肉、两坛美酒,心里乐开了花,再伸手捏了捏钱袋子,嘴角忍不住上扬。

原本他们来太山村报喜时,心里还有些嫌弃,这地方路途遥远又贫穷,想着捞不到什么好处。

没想到这主家如此周到,差役们嘴上说着许多恭维话,满心欢喜地带着酒肉离开了李家。

差役离开后,村里的乡亲们纷纷挤进李家,送上祝贺。

“石头这小子,打从一出生,我就瞧着他有大出息!”

“是啊,石头从小看着就机灵。”

“那可不,这么小就考中秀才,脑子肯定好使。”

村里人的夸赞声此起彼伏。

李青云听着,不禁暗自抽了抽嘴角,他可记得,在自己灵魂附体前,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可是个傻子。

被众人这么一夸,他都快产生错觉了。

李家人起初听到这些夸赞,还有些不自在,毕竟太山村的人都清楚,李青云自幼就是个痴儿。

可听着听着,也就渐渐习惯了,毕竟是大喜的日子,这般好话,谁听了都乐意。

李家一下子出了两名秀才,李铁头一高兴,当即决定大摆宴席,连摆三天三夜,好好庆贺一番。

他还吩咐李青云和李二,把要好的同窗和夫子都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