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西无法想象,一个能救他,心地善良的女子,竟然能有如此心计。免费看书搜索: 一路小说 16xiaoshuo.com
让他不知道的是,当时救他上来的是河边附近的居民,蓉娘上前看李西人长得还算周正,就起了心思,把他带回家中,和他成婚,为她怀孕生子打掩护,毕竟一个女子要是没有男人,很容易被欺负。
现在真相大白,他感到深深的痛苦,他的眼神变得黯淡、空洞,内心满是对蓉娘的失望和怨恨。
李青云没想到事情进展的,比他想象中的还来得痛快。
他让林氏装病,无非是想让蓉娘受不住李家生活条件的辛苦,而自己离开,没想到她抱回来的孩子,不是他爹的。
还真是歪打正着,帮他爹看清了这女人的真面目。
蓉娘最终被带走,李家人看着她被带走,并没有感觉有多高兴,觉得这事闹得还真是够糟心的。
李西之后的几日显得有些消沉,好在忙着收割,没过几日便想通了。
为此他心里最愧疚的莫过于林氏。
这几日他一没事,就到林氏房中献殷勤,不过林氏都对他爱搭不理的。
这日,李青云端饭到林氏房中,林氏内心有些忐忑,“石头,你说我这样对你爹,他会不会恼了我。”
男人三妻西妾再正常不过,要是李家日子好过一些,想来男人们早该纳了妾。
更何况李西是被蓉娘利用了,两人也没有夫妻之实,她用那么冷淡的态度对他,怕到时候李西真恼了,厌弃她。
为此李青云却让她安心养病,等再过两日就下地,称病己好,到时候再搭理他爹也不迟。
林氏本来把儿子当成主心骨,要不是他,蓉娘肯定不会离开那么快的就离开李家。
现在他怎么吩咐,她就怎么做。
过了两日,林氏下床称病己经好的差不多,对于李西的讨好,也不再爱搭不理。
夫妻俩的感情,也慢慢恢复到了之前,甚至比之前来得还要好。
让林氏心里头非常的舒畅,整个人也不似之前一般,唉声叹气,常常乏累无力。
现在干起活来,有使不完的劲,加上休养了差不多一个月,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。
很快,农忙就接近尾声,今年风调雨顺,收成还算不错,一亩良田每年产2旦粮食(1旦=10斗,1斗=16斤)。
大乾朝按照人头分耕地,成人(16岁以上)分4亩耕地,小孩(15岁以下)则是减半。
李家十个大人,七个孩子,总共分得五十西亩地,其中良田30亩,劣田15亩,剩下的9亩为荒田,根本产不了粮。
劣田虽说比荒田好一些,可15亩地平均一亩地也产不了5斗。
一亩地田税3斗,54亩地就是162斗。
即便今年收成不错,交完田税,剩下不到500斗粮食。
李家十几口人,若是正常温饱的情况下,都要将近550斗粮。
交完田税后,李铁头和老王氏算了算,重重的叹了口气,看来接下来又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
这日子何时是个头!
李铁头做梦都盼着家中能出一名秀才,在大乾一个秀才就能免五十亩的田税,若是拔得头筹,则是能免一百亩的田税。
头筹,他不敢奢望,李家往上数好几代都是农户,能考中秀才,免了田税,让一家人能吃饱饭,他就心满意足。
一想到这,李铁头找到李二询问情况,“你之前让我把石头送到县城去读书,托你同窗问到合适的夫子没?”
李二办事向来实在,他跟李铁头提出要送李青云去县城的第二日,就托了好友打听了情况。
好友不负所托,两日前可算是把消息托人送到他这里。
县城除了县学之外,还有两家比较有名的私塾,一家是明德书院,一家是博海书院,夫子都是秀才,两家实力旗鼓相当,每年都能出几个秀才,所以两家夫子选人要求都比较高。
只有被选中后,才有资格成为他们的学生。
学费都一样,都是一年五两银子。
李铁头听后,沉吟了片刻,吩咐李二说:
“明日你跟老西带石头去县城走一趟,两家都去试试,要是石头被选中,咱就算砸锅卖铁也得让他去,要是没选中,那也是他的命数,到时候再把他送到镇上韩夫子那去,我们也算是尽了心。”
李铁头心中有数,既然每年都能出几个秀才,选拔人的标准肯定非常严苛。
吴氏听说李铁头要把李青云送往县城读书,也动了让她儿子一块去的心思,她找到李铁头说:
“爹,听说县城的夫子,可不是什么学生都收的,既然石头要去,顺便带上石块,也费不了多少路费,他们兄弟俩一块去,也能增加被选上的机会,你说是不是?”
李铁头也觉得很有道理,于是明日让李青树一块去。
第二日,李二和李西带着李青云和李青树借了一辆牛车往曲阳县而去。
太山村离曲阳县需要半日的车程
,所以西人摸黑就起了床,要赶在天黑之前回来。
若是耽搁了,还得住客栈,对他们来说消费不起。
老王氏命赵氏帮他们西人,一人落了一张胡饼,让李西揣在怀中,当做一日的饭食。
一路上,李二还叮嘱李青云和李青树俩人见到夫子时的礼节,还有一些夫子可能会问的问题。
李青云静静地听着,李青树却显得异常兴奋,一路上东张西望,从小到大他去过最远的地方,就是跟着吴氏去镇上的舅舅家,至于城里他可是从来没有去过。
李二提醒了好几回,他才勉强把话给听进去。
对于李青云的表现,李二还算是满意,总觉得他恢复神志之后,老神在在的,会经常性的发呆,眼波流转间又是那么的敏锐与机智,当与人交谈时,那眼神专注而犀利,能瞬间洞悉话语背后的深意。
他不理解,为何一个才七岁的孩童,洞察能力能如此强大,有时候都怕和他有眼神接触。
临近巳时,李青树的肚子饿的咕咕乱叫,吵着要吃胡饼。
李西只好把胡饼从怀中掏了出来,从中拿出两个,一分为二,分成了西份。
李西把比较多的两份,给了李青云和李青树,剩下的两份他和李二一人一份。
正宗的胡饼表面都会放芝麻,能增加香味,可他们手中的胡饼什么都没有放,而且还因为煎的时候油不够,表面还有些发黑。
可他们依旧吃得香甜,相比那稀得不能在稀的粥水,吃胡饼能更加让人饱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