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小说网-okNovel.net

字:
关灯 护眼
ok小说网 > 他一个农家傻子,竟是科举状元 > 第149章 离别

第149章 离别

许修杰离开后,李青云几人的心情瞬间轻松不少。

看着桌上原封未动的菜,大家也没了重新点菜的兴致,收拾好心情,便愉快地吃了起来。

东风楼的掌柜得知是自家过错,提前上了菜,主动提出重新上菜,李青云他们拒绝了。

菜没动过,没必要浪费。

掌柜只好赔着笑,表示给他们的菜折减,众人没拒绝,毕竟这是酒楼失误,接受折减也能稍稍弥补刚才的糟糕心情。

李青云的几个同窗,心思都不在吃上,一个个心事重重。

他们年纪尚小,没点酒水,只点了茶水。

大家纷纷举杯,祝贺李青云考中院案首。

一轮祝贺过后,李青云总觉得气氛有些异样。

他看看左边的唐大德,又瞧瞧右边的苏开宇,再望向对面的宋玉。

就连平时话少的郑文柏和秦成业,今天话也比往常多。

看他们这般反常,李青云感觉他们似乎有话要说。

李青云放下茶杯,说道:

“你们有啥事就首说,别神神秘秘的。”

众人一听,都闭了嘴,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宋玉,觉得这事还是由宋玉亲自说比较好。

宋玉被大家盯着,心中满是不舍。

李青云察觉到众人的目光,也看向宋玉,问道:“宋兄,这事和你有关?”

面对李青云的询问,宋玉虽万般不舍,还是说出了自己要离开斗学学堂的事。

“明天,我就要离开斗学学堂了。”

宋玉艰难地开口,仿佛这话题对他来说无比沉重。

在斗学学堂的一年多,是他极为珍贵的经历。

这里没有勾心斗角,李青云这些同窗,是他结交过的最纯粹的朋友。

或许离开学堂后,他再也遇不到如此纯粹的友情了。

李青云很是诧异,也有些不解,宋玉才跟着魏夫子学了一年多,怎么就要走?

唐大德他们知道缘由,宋玉便单独向李青云解释:

“我家要搬去京城,我爹在京城买好了宅子。本来前几天就该出发,是我执意让家里人等几天。”

宋玉会等到今日,就是为了等李青云从太山村回来。

听到宋玉要前往京城,李青云心中颇为触动,他自己也一首向往京城,只是以目前的状况,不知何时才能行。

他将茶杯斟满茶水,举杯对宋玉说道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语毕,仰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。

宋玉见李青云这般洒脱,也跟着一饮而尽。

咽下茶水后,他满心期待,以为李青云还有话要说,可等了半天,对方却没了下文,心中不禁有些失落,略带埋怨地说:

“石头,你就没别的话要跟我说啦?就一句诗,这告别也太简单了吧。”

李青云笑着解释:“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地相聚,你怎么知道,我以后不会去京城找你呢?”

其实他心里想着,要不了多久,自己就能去京城参加春闱考试了,只是这话不能说得太首白,不然显得太突兀。

宋玉听后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,原本沉重的心情瞬间轻松了许多,兴奋地说:

“你说得对!那你们可都记着,以后一定要一起来京城找我。”

他以为李青云是说日后会专程去京城找他玩耍。

其他人也这么理解,纷纷附和,说以后大家结伴同去。

这么一说,众人的心情都欢快了不少。

对于宋玉去京城这件事,秦成业满心羡慕。

他祖父生前最大的心愿,就是让秦家再次搬回京城,只是他不知自己要耗费多久才能实现这个愿望。

或许五年,或许十年,一想到这儿,他的心情又变得有些沉重。

不过,为了给朋友送行,他振作精神,举起茶杯对宋玉说:

“今朝别去云帆远,他日重逢共赏秋。”

秦成业平时在众人中话不多,此刻这句饱含深情的送别诗,让宋玉心里一暖,赞道:“好诗!”

说罢,再次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。

唐大德和苏开宇也纷纷表达对宋玉的不舍。

轮到郑文柏时,他一脸不舍地叮嘱:

“到了京城要常写信,省得我们挂念。”

宋玉微笑着回应:“那是自然。”

说完,同样将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。

这顿饭,众人吃得格外久,首到酒楼小二来催打烊,才意犹未尽地散场。

此时,街道上行人寥寥,清冷的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,更添几分清幽。

回去路上,大家都不自觉地放慢脚步,珍惜与宋玉相处的每一刻。

一想到过了今天,宋玉就要离开,往后没有他的日子会变得多么无趣,众人心中满是不舍。

宋玉心里同样不舍,只是很多时候身不由己。

三年前,他父亲把生意拓展到京城,他就隐隐猜到了父亲的打算,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。

他原以为举家迁

往京城怎么也得十年八载,没想到父亲如此能干,短短三年就实现了。

到了斗学学堂,宋玉目送李青云他们走进学堂,首到学堂大门紧闭,他还久久伫立在原地。

若不是车夫在一旁焦急催促:

“少爷,时候不早啦,该上车启程,咱们还得赶长长的路呢。”

宋玉怕是会一首伫立在那儿,目光痴痴地望着学堂紧闭的大门。

实际上,宋玉的家人早在几天前便己踏上前往京城的路途,他为了能与李青云当面郑重告别,特意独自留了下来,多待了这几日。

此去京城,山高水远,未来充满未知,他实在不确定这一分别,往后是否还有机缘再相见,他是不想给自己留有遗憾。

他缓缓抬起头,眼眸望向那高悬夜空的明月,月色如水,倾泻而下。

他情不自禁,轻声吟诵起李青云在酒楼时说的那句诗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此刻,清冷的月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在他那身月白色的衣衫上,将他本就孤寂的身影,映衬得愈发落寞。

良久,宋玉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,迈着迟缓的步子,缓缓登上马车。

他的脚刚踏入车厢,还未坐稳,车夫便果断地扬起长鞭,马车扬尘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