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小说网-okNovel.net

字:
关灯 护眼
ok小说网 > 大明之海上崛起 > 第303章 剃发为孝

第303章 剃发为孝

   第303章 剃发为孝(1/2)

月余之后,赵大少的若干提案经过激烈争吵之后,敲锤定案。

蒸蒸日上,不断扩张的四海有一个好处,便是机会多,升官快。

这不?行省一级的机构设立,又是老大一批雇员升官,稍远之地尚没有接到任命调动,但济州却是近在眼前。

一时之间庆祝的鞭炮声此起彼伏,你方请罢我登场。

济州省第一任省长冯远之更是喜滋滋赶至赵府登门拜谢。

感谢大帅,少帅的提拔之恩。

其实明生同这厮却是不熟。

此公原为广鹿岛一镇之长,随赵春哥一同调任牛头城,后济州全境划归四海之后,设市建城,这厮便为第一任济州市市长,现如今又是官升一级,自然对赵春哥感恩戴德。

好不容易挨过了迎来送往,赵大少又打起了另一个歪主意。

剃发!

这是一个困扰明生多时而不敢有所动作,但却不得不解决的难题。

束发右衽,此为民族之象征,文化之传承,数千年下来根植于骨髓,华夏之苗裔皆从之。

后世的多尔衮因一纸剃发令不知杀了多少人,历来为史家所诟病。

可束发委实坏处多多。

打理繁琐异常,没得浪费时间。

无论南北,几日不洗头便虱虮丛生,奇痒难耐。

船行海上,洗脸都要省着,哪里来的水洗头?

最要命的是疾病,每年因为虱虮传播不知要害死多少人。

可偏偏现在没人拿这个当回事,都拿那玩意当零嘴吃。

从头皮上拽下来,塞嘴里嘎嘣脆。

看遍地球,身上无虱无虮之人万中无一。

什么东方的士大夫,西方的贵族老爷,有一头算一头,富贵如斯,也都一个鸟样。

实话说,剃发实属利民之举。

但《孝经》之中偏偏就有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”。

圣人说的话自然要遵从,不然打死勿论,即使打不死你,口水也能喷死你。

剃发难,剃人心更难!

这不单单是几根头发的问题,而是更改其数千年来的固有观念。

如何行事,当真需要好生思量一番。

几日后,一则童谣在坊间迅速流传。

士出征,父忧体,母忧心。

唉叹气,泪洗面,何所安?

去须发,留屋檐。

守孝道,感动天。

……

天启四年十月初十。

明生携王宝等一干四海军将列队在军港码头,遥拜天地,跪祭神灵,举行盛大的出征仪式。

不由得不盛大,此次远征事关四海兴衰,胜则执掌南洋,败则会被群起而攻。

赵春哥、赵杨氏居中端坐。

明生双膝跪地,跪拜辞行。

“儿赵明生谨叩首。

此行千里迢迢,或一别数载,不能在膝前照料,有失孝道。

特以发代身,随伺双亲左右,望乞准许!”

赵春哥眼角抽搐,这败家玩意要剃发,道理都懂,可特喵的却是让老子陪着做戏。

话说俺如此耿直,怎的有这么一个奸猾的种?

还别说,那几句民谣还真是朗朗上口,通俗易懂。

“准!”

赵春哥大喝一声,亲自接过一把剪刀,走至明生近前。

刷刷刷,数刀之下,长发纷纷飘落,有侍从小心收入木盒之中。

嗯,这是准备回去挂房檐的。

可惜赵春哥的手艺不怎么好,有长有短,搞的是坑坑洼洼,犹如鸡窝,急的老汉青筋暴跳。

赵杨氏委实看不过眼,终日绣花的嫩手自然灵巧,接过剪刀蜻蜓点水一般将坑洼找齐,也谈不上什么发型,留下长约寸余。

有侍从毛巾净面,去其碎毛。

久违的爽利立刻涌上明生心头,从里到外透漏着一股子舒坦。

爽!

他这边清爽了,可围观的百姓却是议论纷纷,心思通透者自然心如明镜。

赵大少又在搞幺蛾子!

便如人群前排的贝纳多,马里奥几个泰西教授,对明生嗤之以鼻。不就是理个发么,你这仪式感也太招摇了吧?

亦有顽固守旧,悲呼礼仪尽丧者。

我华夏苗裔以束发为美,你这四海的少主将头发剃了,难道是要甘当蛮夷?

大多百姓则是纯属吃瓜看热闹,在四海生活,发生什么也不奇怪。又有童谣做铺垫,似乎也没什么不可接受?

给父母家人留个念想也好,说的难听一点,万一战死,这一缕发丝可能是唯一的遗物,也当得是另外一种孝道。

明生拜谢父母,也不理会吃瓜看客如何反应,起身对着一众军将高呼。

“去须发,留屋檐,守孝道,感动天。”

“去须发,留屋檐,守孝道,感动天。”

“去须发,留屋檐,守孝道,感动天。”

……

将士们随声高呼。

这玩意都是商量好的,就是做戏!

嗯~嗯~效果还不错,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

   第303章 剃发为孝(2/2)

并未如想象中有恁多人嚎哭大骂。

有时候事情便是这般容易。

倘若是逼迫强令其剃发,无论理由如何充分,可止头皮瘙痒啊,可以少害病啊……根本无用。

可若是以毒攻毒,以孝之名将脑袋剃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之事。

赵大少花了几日时间苦苦说服几位大佬,又编造童谣流传坊间,甚至拿出赏格贿赂大头兵,方才有了今日一出好戏。

可不要小瞧了童谣,这玩意在古代威力奇大。起事造反者往往以童谣掀起舆论,争取民心,屡试不爽,不次于后世的微抖之流。

暂时也不用出发了,大头兵排队理发。

有父母者,父母为之;无父母者,族中长辈为之;孤儿者,上司为之。

“爹!这个您收好,等儿子出发以后,刊文登报。”明生将一页纸张交给赵春哥,笑嘻嘻言道。

“《剃发倡议书》?”

赵春哥胡须颤动,冷哼道“你这是要所有四海百姓都剃发?

某可告诉你,要适可而止,年轻人也就罢了,不要去折腾老的。

当真闹起事来,好说不好听,有损我四海威信!”

“爹!您倒是仔细看看再说啊!”

明生无奈言道“不是强迫,是倡议!

只鼓励四海职员、士兵、海员剃发,其他人爱怎么弄怎么弄。

儿子可是跟您说过了,别瞧不起这简简单单的剃发一策,却是能活人无数!”

“哎,但愿如你所言!”赵春哥惆怅道。

“儿子什么时候晃点你我了?你就是瞎担心。”

赵杨氏撇嘴言道“儿啊,老娘信你!回去就将业哥的头发也剃了。

嗯,我儿看着就是英武帅气!”

……情人眼里出西施,老娘嘴里出帅儿。

明生为老娘的厚脸皮着实骄傲。

嗯,没错,自己的儿子不夸,那夸谁的儿子,夸隔壁老王的么?

又两日,舰队南下大员。

大员一众文官武将被雷的不轻。

只两月不见,怎的都成秃子了?

待哭丧着脸的王宝将事情讲述一番之后,大员省长邹文举不禁抚掌大笑。

“少帅此计甚妙!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。任谁也挑不出错来!

请少帅稍待几日,属下这便去通知几位营长,并召集警察,巡检,尽皆以孝之名剃发!

此乃大事,还需少帅亲自主持!”

这就没有理由拒绝。

大员省为四海核心之地,人口近百万,职员军兵数万,必须折腾!

而且还要大大的折腾,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。

仪式感很重要。

没有仪式,何来尊重?

在淡水驻留十余日,舰队继续南行,赶至高雄!

剃发一如既往的进行,药不能停!

趁着这段时间,明生携一众将官紧锣密鼓的制定攻吕详细计划。

此时明生手中有三营新兵,半营近卫,战舰二十六艘,另有运载物资的福船,鸟船十余艘。

战兵过万,水手两千。

没错,是水手不是战兵。

四海有海军学院,海员学院,陆军学院。

海军学院专责培养海军军官,学制三年,暂时还没有毕业之人;但海员学院学制仅一年,少有理论,多为实操,小学毕业即可入学。

现如今两千海员之中,十之有三都曾在海员学院培训过,此为明生理想之中未来海军的血肉,骨架头脑自然是军官。

泰西一些国家海军早已经职业化,人随船走,形影不离,如此才能熟悉战舰,将战舰的优势发挥至最大。

而不似现在的四海,抓来就用,海军陆军分别也不甚明晰。

凭着火力优势厮打这些半军事化的殖民者尚可,但对付正规海军,赵大少是真心没底。

投入巨资,如今总算有了些许产出。

帆舵自有人操控,战兵只需关注于对敌即可,而到港之后,亦不需军兵操心,海员自会打理战舰。

这比增加了两营人马还让赵大少高兴。

……

“赵立勋,如何减缓敌军发现我舰队的时间,你可有计较?”明生凝视海图,问道。

赵立勋思索片刻,苦笑道“难!西夷对我军戒心甚重,想必已经买通了一些商人暗中通风报信。

现如今我军有如此大规模的调动,奸细怎会不前去通告?”

……明奸害死人!

赵大少却是忘了自家盛产这种败类,你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,总有对四海满肚子怨气的。

“呃,那咱们的暗探可有消息?”

“有,好消息!”

赵立勋神色兴奋道“确实在六月初有船到达黎牙实比,不过仅仅只有三艘舰船。

并没有发现大股西夷船只前来,也就是说马尼拉还是之前的马尼拉,没什么变化。

正是咱们动手的好时机!”

“好!”

明生以拳锤击桌案。

“兵贵神速,咱们不能给西夷太多准备时间。

两日后,出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