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凝露撇了撇嘴,只觉脑子嗡嗡响,随手扯了小路旁一枝花,在指间捏来捏去。
她过了年关也及笄了,亲事却没有着落,卢氏身为她的母亲,看在眼里,自然也是心急的。
身为最不出色的庶女,卢氏盘算来盘算去,最后把视线放到了白家那庶子身上。
去年秋宴,卢氏带着她去白府,远远偷偷瞧了那白家庶子一眼。
生得是不错,俊秀有礼,一表人才。可晏凝露自心底里对两家议的这门亲不满意。
原因无他,刚出年关的时候晏凝霜刚拒了白家的亲,当时她亲眼看着这个姐姐又是绝食又是闹断发,让晏府活生生闹了个笑话。她拒的还是白家大郎君,日后能继承白氏的嫡子。
若她现在应了这门亲事,还是和那人弟弟议的亲,那她算什么?
晏凝霜看不上的玩意,她稀罕要?
晏凝露把手里那枝花都捏碎了,语气轻飘飘地道。
“娘,那白家二郎君通情达理,当然还记得我。诗会的时候我作不上诗,他还帮了我。后来说了几句话,我们就再没见过了。”
“你呀——尽知道让别人看笑话。要是人家笑话了你,看不上你了怎么办?不过留了个印象还是好的。那你可有和惠安郡主搭上话?”
在她们看来,晏凝霜受惠妃喜爱,甚至几次三番让宫人直接到晏府来接她入宫觐见,这些都是从晏凝霜攀上苏氏姐妹这棵大树开始的。
苏氏与惠妃自是不和,可自从晏凝霜和苏蒨交好,便有了许多入宫宴的机会。寻常人家的小娘子,那可是连宫里贵人的面都见不上的 !
卢氏便在心头升起打算,要让自己女儿也多和苏府两姐妹多走动走动。
“母亲,郡主她……好像不太喜欢我。今天上午我要帮她布置诗会的签子,她都冷着我,傲气极了。”晏凝霜这话说得有些心虚,毕竟她在苏府和晋王世子起了冲突,要过去给苏蒨帮忙,居然还把客人数目和签子数目比对错了。
苏蒨这才一点都不喜欢她。
“人家出身外戚,身份岂是你能比的?傲气一点也不足为奇。你可得机灵些……”说到这,她又叹息,“说起来上次太后千秋宴,说是为皇子们大选,可到最后,竟只择了东宫。陛下的皇子,岐王和魏王,这都还没娶亲呢,你若是争气,就多放些心思在自己身上,好好收拾自己。即便不能做正妃,日后做个侧妃也是好的……”
“可那岐王,到现在还不知道长成什么人模狗样。还有魏王。二姐姐都和惠妃走得这么近了,难道不是她才是,她才是……”日后的魏王妃么。
卢氏便戳她的脑袋,“尽损自己志气,长别人微风。你不拼一把,怎知道那不是你的?”
“……哦。”
说完,卢氏又叹,“今日晏娇怎么回事?”
晏凝露一听就恼火,“她又怎么了。”
“你回府之前,宋府差人来府上,说是她的马车失控,马犯疯病了,她落了马,伤得严重,现在正在永嘉坊的医馆呢,还说什么要在那养五天才能回来。”
“扑哧。”晏凝露忍不住笑出声,“她还真是运气不错,这种事也能遇上。”
“她身体不适,早就离开苏府了,没想到连马都不肯放过她,麻烦。再说好好的府上不回,非要到医馆去养伤,要是说起来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欺负了她,连个大夫都不肯给她请呢。”
卢氏笑道,“你如今嘴上长进了,还知道讲体面。”
“不说了,明日你同我去医馆看看,把你二姐姐也一起带过去。”
晏凝露拧起眉心,一万个不乐意。
晏娇哭完那一场,用了些羹汤,又睡过去了一夜。
翌日一早,落月才从小厨房端了药,就见几个王府的侍女端着盆舆,大步流星、毫不避讳地闯进院子里来。
落月见了连忙上前,小身板挡在几人面前,“几位姐姐,这是有何贵干呢?”
其中一个丫鬟上下大量她一眼,忽地抿唇笑出了声。
身侧一人阴阳怪气道“呦,这是岐王府,我们是岐王府的丫鬟,自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。倒是你这野丫头是哪里冒出来的,敢拦在我们的地方?”
又一人冷笑,“好狗不挡路。”
“你们 !”落月气得恨不能将药碗一抛,直接撸袖子扇她们几个耳光,却又听为首的那侍女说道。
“妹妹别气。我们也不过是好奇这别院会住了哪位主子,这才有意试探。”
“是呀是呀,我们真是好奇殿下他何时也会养怎这么一位骄主,想见你家姑娘一面呢。”
落月啐了一口,“你们算什么东西?我家小姐也是你们能见的?”
王府侍女们面色一时都冷了下来。
自从到岐王府伺候,她们这位殿下清冷如冰,莫说是女子了,就连宾客,除了柳三公子,也极少带进府里来。
这样冷心冷性的一个人,昨日里却忽然带回一位小娘子,神神秘秘的,将别院设设了重重把守,也不让她们伺候,真如养金丝雀,生怕她跑了一般。
越是严守便越是防不住好奇心,今早秦主事让她们给这小娘子送些糕点和新衣物,可算有了进别院的机会,没曾想还未见到正主呢,先见到这泼辣的小丫鬟。
“暮姐姐,还是算了罢。狗随主人,这丫头都如此了,想必她主子也好不到哪里去。”
说到这,便又是一阵低低的笑声。
落月气到脸色发青,可自家小姐还未醒,她也不好发作,咬牙切齿地道,“你们等着。”
话音刚落,远门处便传出一道声音。
“都在这做什么?”
为首那侍女登时一个激灵,与几个侍女一同拂身道,“秦主事,我们正要给姑娘送些吃食和衣裳呐。”
“殿下吩咐了,放在外间就好,不可入内室。还不快去?”
秦楼年纪尚轻,这是这一年掌王府事务,倒是练出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场来。
几个侍女连连称是,鱼贯而入外间。
晏凝露撇了撇嘴,只觉脑子嗡嗡响,随手扯了小路旁一枝花,在指间捏来捏去。
她过了年关也及笄了,亲事却没有着落,卢氏身为她的母亲,看在眼里,自然也是心急的。
身为最不出色的庶女,卢氏盘算来盘算去,最后把视线放到了白家那庶子身上。
去年秋宴,卢氏带着她去白府,远远偷偷瞧了那白家庶子一眼。
生得是不错,俊秀有礼,一表人才。可晏凝露自心底里对两家议的这门亲不满意。
原因无他,刚出年关的时候晏凝霜刚拒了白家的亲,当时她亲眼看着这个姐姐又是绝食又是闹断发,让晏府活生生闹了个笑话。她拒的还是白家大郎君,日后能继承白氏的嫡子。
若她现在应了这门亲事,还是和那人弟弟议的亲,那她算什么?
晏凝霜看不上的玩意,她稀罕要?
晏凝露把手里那枝花都捏碎了,语气轻飘飘地道。
“娘,那白家二郎君通情达理,当然还记得我。诗会的时候我作不上诗,他还帮了我。后来说了几句话,我们就再没见过了。”
“你呀——尽知道让别人看笑话。要是人家笑话了你,看不上你了怎么办?不过留了个印象还是好的。那你可有和惠安郡主搭上话?”
在她们看来,晏凝霜受惠妃喜爱,甚至几次三番让宫人直接到晏府来接她入宫觐见,这些都是从晏凝霜攀上苏氏姐妹这棵大树开始的。
苏氏与惠妃自是不和,可自从晏凝霜和苏蒨交好,便有了许多入宫宴的机会。寻常人家的小娘子,那可是连宫里贵人的面都见不上的 !
卢氏便在心头升起打算,要让自己女儿也多和苏府两姐妹多走动走动。
“母亲,郡主她……好像不太喜欢我。今天上午我要帮她布置诗会的签子,她都冷着我,傲气极了。”晏凝霜这话说得有些心虚,毕竟她在苏府和晋王世子起了冲突,要过去给苏蒨帮忙,居然还把客人数目和签子数目比对错了。
苏蒨这才一点都不喜欢她。
“人家出身外戚,身份岂是你能比的?傲气一点也不足为奇。你可得机灵些……”说到这,她又叹息,“说起来上次太后千秋宴,说是为皇子们大选,可到最后,竟只择了东宫。陛下的皇子,岐王和魏王,这都还没娶亲呢,你若是争气,就多放些心思在自己身上,好好收拾自己。即便不能做正妃,日后做个侧妃也是好的……”
“可那岐王,到现在还不知道长成什么人模狗样。还有魏王。二姐姐都和惠妃走得这么近了,难道不是她才是,她才是……”日后的魏王妃么。
卢氏便戳她的脑袋,“尽损自己志气,长别人微风。你不拼一把,怎知道那不是你的?”
“……哦。”
说完,卢氏又叹,“今日晏娇怎么回事?”
晏凝露一听就恼火,“她又怎么了。”
“你回府之前,宋府差人来府上,说是她的马车失控,马犯疯病了,她落了马,伤得严重,现在正在永嘉坊的医馆呢,还说什么要在那养五天才能回来。”
“扑哧。”晏凝露忍不住笑出声,“她还真是运气不错,这种事也能遇上。”
“她身体不适,早就离开苏府了,没想到连马都不肯放过她,麻烦。再说好好的府上不回,非要到医馆去养伤,要是说起来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们欺负了她,连个大夫都不肯给她请呢。”
卢氏笑道,“你如今嘴上长进了,还知道讲体面。”
“不说了,明日你同我去医馆看看,把你二姐姐也一起带过去。”
晏凝露拧起眉心,一万个不乐意。
晏娇哭完那一场,用了些羹汤,又睡过去了一夜。
翌日一早,落月才从小厨房端了药,就见几个王府的侍女端着盆舆,大步流星、毫不避讳地闯进院子里来。
落月见了连忙上前,小身板挡在几人面前,“几位姐姐,这是有何贵干呢?”
其中一个丫鬟上下大量她一眼,忽地抿唇笑出了声。
身侧一人阴阳怪气道“呦,这是岐王府,我们是岐王府的丫鬟,自然想去哪儿就去哪儿。倒是你这野丫头是哪里冒出来的,敢拦在我们的地方?”
又一人冷笑,“好狗不挡路。”
“你们 !”落月气得恨不能将药碗一抛,直接撸袖子扇她们几个耳光,却又听为首的那侍女说道。
“妹妹别气。我们也不过是好奇这别院会住了哪位主子,这才有意试探。”
“是呀是呀,我们真是好奇殿下他何时也会养怎这么一位骄主,想见你家姑娘一面呢。”
落月啐了一口,“你们算什么东西?我家小姐也是你们能见的?”
王府侍女们面色一时都冷了下来。
自从到岐王府伺候,她们这位殿下清冷如冰,莫说是女子了,就连宾客,除了柳三公子,也极少带进府里来。
这样冷心冷性的一个人,昨日里却忽然带回一位小娘子,神神秘秘的,将别院设设了重重把守,也不让她们伺候,真如养金丝雀,生怕她跑了一般。
越是严守便越是防不住好奇心,今早秦主事让她们给这小娘子送些糕点和新衣物,可算有了进别院的机会,没曾想还未见到正主呢,先见到这泼辣的小丫鬟。
“暮姐姐,还是算了罢。狗随主人,这丫头都如此了,想必她主子也好不到哪里去。”
说到这,便又是一阵低低的笑声。
落月气到脸色发青,可自家小姐还未醒,她也不好发作,咬牙切齿地道,“你们等着。”
话音刚落,远门处便传出一道声音。
“都在这做什么?”
为首那侍女登时一个激灵,与几个侍女一同拂身道,“秦主事,我们正要给姑娘送些吃食和衣裳呐。”
“殿下吩咐了,放在外间就好,不可入内室。还不快去?”
秦楼年纪尚轻,这是这一年掌王府事务,倒是练出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场来。
几个侍女连连称是,鱼贯而入外间。